
论坛文集
我国成功验证大型航天器回收关键技术
回收重量7吨以上,与美国新一代飞船相当 在我国以往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回收的神舟飞船载人舱重量约为3.5吨。记者22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了解到,该所研制的大型群伞系统和大载重 .. |
创新助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 ——中国石油测井公司分簇射孔技术助力页岩气会战调查
分簇射孔泵送辅助软件 王敏 摄 国内独创水平井泵送分簇射孔与桥塞联作技术应用成功 吴泓桥 摄 □ 李 倩 裴敬秀 “C3420队在YS108H13-2井完成第6段射 .. |
这些“黑科技”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生活
< wind_code_1 > 小跟班智能推车。 < wind_code_1 >ArcSoft虹软公司打造的巨型智能“相机”。 < wind_code_1 >章鱼回收柜。 < wind_code_1 >平安医生自动售药机。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汪衡 乌镇报道 逛超市可以 .. |
3D器官芯片可实时监测细胞活动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剑桥大学网站近日发布公告称,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三维(3D)器官芯片,可实时监测细胞活动,有望用于开发新疗法,同时减少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使 .. |
多温区多功能烟气高效脱硝技术解燃“煤”之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钢铁、焦化行业等非电行业正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近日,记者从华北电力大学获悉,该校杨勇平教授团队经过12年攻关自主研发的多温区多功能系列SCR脱硝催化 .. |
青果创客汇:把创业“青果”变“红果”
编者按 当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有亮点、有潜力、有特色的专业化,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阵地和创新创业者的聚集地。 为进一步挖掘专业化众创空 .. |
费曼:令人们“痴迷”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大师
超越时空 近来,我在《科普时报》发表了七、八篇关于量子力学的科普文章,有读者给予了不错的评价,也有读者通过我的微博和微头条提出了一些疑问,我都尽量回应了。 .. |
美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外也有“月球”的证据
新华社华盛顿10月3日电(记者周舟)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强有力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月球”——围绕行星的卫星。它距地球约8000光年,围绕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旋 .. |
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纯净的水滴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奥地利研究人员在近日的《科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制造出了世界上最纯净的水滴。这种超纯水将有助于解释,为何一些自洁表面(比如以二氧化钛为涂层的表面)在接触空气和水时,会蒙上 ..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技巨头掌门人同台“飙戏”
这几年人工智能产业在国内正狂飙突进,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科技巨头扎堆布局,风投创投痛下血本支持,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然而,从手机上的计算器到无人 .. |
让“马凡”不再麻烦 碱基编辑器为单个细胞做手术
基因突变所引发的“蝴蝶效应”,被“马凡综合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关键基因里的碱基突变,相继致使多位中外运动健将猝死——1984年的中国男篮运动员韩朋山、 .. |
大型强子对撞机撞出“新火花”
近日,大型强子对撞机又火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用它加速了带有单个电子的“铅原子”,这是该大型设备首次用于加速这类“铅原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 |
郑洪坤:用大数据探究基因奥秘
科学精神在基层 点击进入“百迈客云”官方网站,你可以看到中国大豆数据中心、芸薹属植物基因组数据库。此外,在其公共数据库里,你还可以访问8个主题的大数据库 .. |
多巴胺荧光探针 绘制脑图谱的“指路明灯”
一阵浓郁的蕉香袭击着黑暗中的一只果蝇,它“嗡嗡”地兴奋起来,振翅要凑过去。科技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现,研究人员正在试图捕捉这只被钉在显微镜下的果蝇的“思想活 .. |
我科学家打开“改造”生命的大门
科普时报讯 人类能否创造生命?“上帝”的特权能否交由人类自己掌控?选择与人类有1/3同源基因的真核模式生物酿酒酵母为突破口,将其天然16条染色体融合改造为1条巨大染色体, .. |
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戚发轫 MSTA大家系列讲座 从载人航天到深空探测 航天器的第二个领域是载人航天。人类几百年前就想上天,但是囿于科 .. |
科技与艺术的巅峰 有屋虫洞智能家居旗舰店惊艳上海
[/backcolor] [backcolor=#ffffff] [size=2]上海,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有全中国数一数二的创新能力,是高科技的集中爆发地之一,时时刻刻都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有屋虫洞,现今智能家居最高水准的代表者,将颠覆与跨 .. |
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戚发轫 MSTA大家系列讲座 很荣幸能够参加“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的第一讲。我演讲的题目是“从东方红一号到载人航天”。 &n .. |
即将150岁,元素周期表仍在“添丁”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看到这一串字符,中学化学课上摇头晃脑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场景是否又浮现在你眼前? 明年,化学元素周期表将迎来它的150周岁生 .. |
人机共生的时代
1999年,阿西莫夫科幻名作《活了二百岁的人》被搬上银幕(又名为《铁甲再生人》)。在一个跨越了200年的故事里,智能机器人安德鲁在阻止那些制造他的人销毁自己的过程中领会了人性的错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