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8
报告文学 视线开始逐渐平静
视线开始逐渐平静 ——中铁四局五公司武广高速铁路新广州站工程建设零星记忆(一) “我必须看到,辞职带给我的思考远远不仅仅是停留在大家的觉悟层面上,而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严重的缺失啊。”——邱仲平 对任何人来说,一旦奉献的价值是模糊的,奉献就成了一种被压抑的冲动。对于那些本就没有什么奉献精神或从不去反思自己的价值观的人来说,工作中发生的一切都不会在自我内心深处引起什么矛盾,他的追求很纯粹、是非的标准很纯粹、爱恨的理由也很纯粹。邱仲平应该算是个有理想的人,是个在审美领域之外的任何事情上都不愿模糊的人,因此他就有痛苦了。 2006年9月1日,我第一次到武广客运高速铁路中铁四局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采访。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是日中午12点达到广州东站。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工会主席程文正来接,简短的寒暄后,我问:“来这里感觉怎样?” “累。”程文正脱口而出,“真是累。” 见到司机杜振国,问他的感觉,闯进我的耳朵里的竟然也是寥寥的三个字:“累,真累。” 下午3点,见到了经理部的专职党委副书记童国顺,他正在审核初步定于9月5日召开的项目经理部的首届党代会材料。紧随进屋的还有一名男子,他自报家门:江西永修县的协作队伍负责人。 “哦,你到了,先坐。”童国顺示意了一个落座的手势,问:“你以前在福建漳诏与我们合作过?我的印象中是没有的啊。” “是的,当时我只是到漳诏项目看看情况,没有承揽工程的。”中年男子笑着说。 “恩,这就是了。”童国顺笑,“那你先休息一下吧,晚上和另外两家队伍一起参加我们的资质评审会。” 童国顺来这里任职之前,是五公司总部劳务开发部部长。与五公司合作过的劳务协作队伍在他脑子里有全部的记录。而现在,他来这里任专职党委副书记,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全面负责管段内的征地拆迁。 “公司要求我们拿出60%精力抓生产,事实上,我们目前就是用100%的精力投入也找不到征地拆迁的门。”童国顺看着桌子上摊开的征迁示意图,直摇头:“这里的土地太值钱了,当地的乡邻街民都说寸土寸金。唉,总之是一言难尽,有关这一方面的工作还是让邱书记向你介绍吧。” 童国顺说的邱书记,即时任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经理部经理邱仲平,然而,他的办公室里一直有人,议题只有一个——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与协作队伍进行劳务合同谈判、签订。 忙碌是经理部所有人员给予我的第一印象,但同时还有一抹令人无法畅快呼吸的气氛也始终盘旋在我的感觉里,是什么?我决定先去拜访中铁四局武广高速铁路新广州站指挥部党工委书记童国强,他是一名骨子里给人一种震慑力的领导。 十余年前认识童国强时,他是中铁四局报社的一版编辑,严肃,不苟言笑。我在报社学习二十天,没有跟他主动说过一句话。看他修改后的来稿,我每天写的“豆腐块”文字,是孑然不敢拿给他指正的。其后十年,再见他时,已是在青藏铁路线上,他被铁道部抽调任青藏总指宣传部长,和现任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一起共事。他在青藏线上曾为救人和死神三次擦肩而过;记录拍摄了成千上万幅建设图片,其中雪域高原铺架铁路的片子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他被授予“青藏功臣”而受到胡锦涛主席接见,就是在开往拉萨的第一趟客运列车上,他也没有忘记给央视记者当导播员,介绍沿线建设情况……2006年元月,他接受组织安排,转战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建设工地。 在四局指挥部办公室见到了风采依旧的童国强。他闻听了我此次前来的工作目的后,说:来这里采访作报道,要找准工程和施工两个方面的核心,那么,就工程而言,它是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时速达到350公里/小时。这于中铁工程整个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是一个集新工艺、新速度、新标准、新科研于一体的工程。就施工,依照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给予的评价,就是三个点,一则钻孔桩基本达到了零沉渣,这在国内标准中是先进的,因为我们现行的标准允许误差在5厘米,但在这里,没有。5月初,卢部长到这里来视察工作,听到这个成果汇报后,十分吃惊,他当场表示要把这作为一项科研开发和新工艺来对待,要总结经验,在全线推广。为此,中铁四局新广州站指挥部已于上个月把基本资料报送到北京部委;二则是工地中心试验室提供的所有资料都是一次性报检合格,这说明我们的试验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更说明我们创建优质工程落在实处;三则是实行工序工艺卡制度,也就是说把每一道工序的工艺*作和标准都明确的制成随身佩带的工作卡片,无论谁都十分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和程序,受到了广大干部员工和协作队伍人员的称赞。 听着童国强简明扼要的言语,我原有的疑惑仍然未能得到释放,我直率的提问了一句:“童书记,据了解,广州片区的红线内征地进展十分缓慢,这是否是目前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展的根本因素呢?”童国强微笑着,告诉我这项工作各个方面都在努力协调,相信会有一个较为圆满的解决办法的。我依稀看到他的笑容里有一丝疲倦,一丝无奈。 告辞时,我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声:“您妻子的病情稳定些了么?”他的妻子在几年前被确诊为癌症患者。 童国强点点头,说基本稳定了的,要依赖药物。 随后,我径直到了距离指挥部最近的五公司经理部一项目队新都大桥工地。烈日下,27台冲气式钻机全部在轰鸣,*作手们都光着膀子,但安全帽都端端正正的戴在头上。 孔桩里被挤压出来的泥浆使得工地现场看起来有些脏乱。 时任一项目队的党支部书记单其康正在工地检查当日的成桩情况,手里拿着经理部给项目队的技术交底单。 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安质部部长周炜例行检查工地,他告诉我明天上午九点中南大学土木检测中心的方教授将在基坑里开始作业,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 “合格率要求达到多少为标准?”我问。 “二类桩允许值是百分之五。但我们自己要求是100%。这是我们的目标。”周炜说完,一头扎进项目队的工地技术室,和工地的安质员开始一一的核对明天即将受到超声波检测的桩基资料。 新都大桥6月6日正式开工,是跨京广线三道铁轨的公跨铁大桥,业主要求年内12月31日必须保证通车。工期紧张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经理部明确要求以铁路为界,分东西两边,开展劳动对垒赛。 西边分工现场负责的刘宝强说,他们的成桩速度已经从2根一天提高到4根一天,无论如何,9月底所有桩基必须完成,开始上部结构施工。尽管这样,都还担心年底的工期目标是否能够如期实现。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成本增加,资金不能到位;一是劳动力严重缺乏,施工速度提不上去。 东边负责的王建忠,是广州新客站四项目队的项目副经理,三天前被派来新都大桥打增援。同来的还有四队的总工程师付杰。 一项目队经理王华从武汉设计院回到驻地,司机小许看了一眼时间:20点51分。“马上要去工地,稍等。”王华上楼只停留了5分钟,就和正等着他的单其康上了工地。新都大桥20#基坑内8根钻孔桩晚间8点半已经正式开始。 邱仲平晚上9点到了新都大桥工地。我跟随着他从西边看到东边,边走边聊。 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最早进点的是二项目队,他们从2005年6月就到了高速铁路试验段项目。设计图纸变更,地质勘探不详及施工中频繁遭遇到地下溶洞所带来的不可预测性灾难,使得人们的承受力受到严峻挑战。一时间,辞职的忧患蜂拥而来:压力,压力,还是压力,再没有其他任何的理由了,孟永立、杨铭、周建刚等等纷纷向经理部递交了辞呈。 夜幕在霓虹灯的映照下,有些怪异的漫过来。“你不知道,那几个夜晚我是怎么熬过来的。”邱仲平站在一处桩机前,如此说。或许,认清一种困境不是很难,但日复一日的忍受一种困境却很难,在忍受的过程中,人往往还不敢去思考这种困境,因为每当“无可奈何”这四个字作为思考的结果出现在脑子里面的时候,人只会更加地痛苦。我仿佛看到他端坐在办公室里,没有开灯,桌面上整齐摆放的辞职报告,如同灯盏般照亮了他脑海里的记忆。 孟永立,五公司第一个进驻武广高速铁路建设的项目队经理,短短一年的时间,浓密的黑发几乎全白了,而他才39岁啊。溶洞、3.4亿元的单项工程、工期、征地拆迁等等还未容人喘上一口气,业主、监理、地方政府、协作队伍诸多单位间的协调工作又席卷而来。“建设,我说的建设就是开工、施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于我们企业的效益是一件不亚于严重失职的事情。”孟永立在他的辞职报告中如此说。 这是一种怎样的觉悟,又是一种怎样的无奈?要知道,在孟永立参加工作2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从普通的员工,一步步扎实的走到现在的项目经理岗位,他没有服输、退却的任何记录,但现在,他却以一纸辞职报告正视现实。邱仲平的眼睛跳了一下,暗想,人的承受能力在这里受到极限的挑战,我们的工作方式也在这里受到新形势的检验。“我必须看到,辞职带给我的思考远远不仅仅停留在大家的觉悟层面,而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严重的缺失啊。”邱仲平在每日一课的早点名工作交班会上,沉重的说:“试问:辞职以后,这份工作谁来继续进行?” 与会人员全都低下了头,这样的反问和反思,是每一个人都扪心自问过的,但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寻找不到答案。而当邱仲平把这个问题深切的摆放到了人们眼前时,大伙无法再沉默,积极的行动起来,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2月12日,二项目队改线大桥17-5和15-4两个桥墩桩基础施工,紧张的砼灌注完毕,钻机开始移位。监测人员发现水面混浊迅速下沉。不好,又有未发现的溶洞,砼完全沉降塌陷。孟永立嘶哑着嗓子喝住因惊恐而丢弃钻机的*作手,和他一同站到了钻机上,开动机器,撤离现场。身后的溶洞在三天后被勘探报告测实有半个足球场大。“当时根本顾不上害怕了,只想着一旦钻机被溶洞吞没,后果肯定不仅仅是一台设备的经济损失,更可能会带来施工协作队伍的撤场。那工程可怎么干啊?!”在事后的分析会上,孟永立才感觉到后怕,他真实的和大伙谈着自己的感受,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所有的人都齐心协力起来,在遇到险情的时候,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与此同时,钻机的冲击锤在理论上应该是垂直下落,但在实际*作中,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会产生偏差,这样,桩的孔径就要略大于设计,加之溶洞的存在,直接导致砼灌注实际用量远远大于设计,普遍超量150%—200%,广州市砼时价是200元/立方米,这种成本损失巨大。“建刚,关于‘零沉渣’的QC立项报给公司了没有?要控制住成本损耗到最低限度,看来我们得从工艺研发着手。”孟永立问。 “报了,QC小组8名成员也定了。经理部总工杨铭任组长。”二项目队总工周建刚说。 时隔2个月后,二项目队首先在新街河特大桥应用研发的钻孔桩泥浆正循环加高压射风辅助清孔工法取得重大突破——由铁道部工程检测中心专家通过取芯检测沉渣厚度,验证清孔效果,取得钻孔成桩合格率达到100%,实现‘零沉渣’。中铁四局新广州站指挥部会同建设方、设计院、检测中心和监理方展开了更大范围内的试验,证实原本约30m的桩长按常规清孔一般都在4小时以上,而采用高压射风清孔,基本在2~2.5小时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效。 在新街河特大桥工地,我见到了孟永立,他说,在经理部中心试验室,第一块嵌岩与砼完整密合,未见沉渣层的试验块被静静的陈列在那里了。 2006年9月4日,也就是我在建设工地停留了三天后,第一次未能如期完成我的采访任务,怏怏而归。亦把第一次采访武广高速铁路新广州站的记录一并静静的沉放在心底了,因为我没有能够找到一种和高速铁路建设时速相匹配的激情。 但阴霾终归要散,2006年12月30日,上跨既有京广线,下穿新建武广高速铁路专线,连接花都区新都大道与迎宾大道,双向6车道的新都大桥安全顺利开通。 中铁四局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以此迎来了2007年新的曙光。 视线开始逐渐平静 ——中铁四局五公司武广高速铁路新广州站工程建设零星记忆(二) “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都应该是一个良心、信心、责任心的‘三心’工程。创新不是完全打破原来的方法,而是一种优化。”——刘勃 尽管人们可以把工程项目的成果建筑物归纳到艺术品的范畴,但人生毕竟不象艺术,可以倒叙,可以插叙,还可以蒙太奇,它仅仅是纯写真的一次性过程。刘勃对这其中的深刻意蕴,理解为一个项目经理,能够自觉地做到象塑造艺术品般去构筑自己承建的工程项目,能够正直无私的为企业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就是一种境界的体现。它使建设者获得精神的解放,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高。 2007年3月8日,江西九江。五公司总部职工代表大会会场。邱仲平向大会报告:新广州站新都大桥于上午10点,顺利交付花都区人们使用。随后,不断地有好消息从广州站传到中铁四局五公司总部,这距离参与武广高速铁路新广州站建设的2005年6月,已经过去了近千个日日夜夜。项目建设无时不牵动着五公司中枢指挥中心,视线内的记录由最初的疼痛开始逐渐平静,温和——这全然要倚赖于质量信誉评价让工程建设迅速“成熟”起来。 “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要始终牢记着任何一个项目建设都应该是一个良心、信心、责任心的‘三心’工程,创新不是完全打破原来的方法,而是一种优化。我们要在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施工线上赢得项目整体‘提素’的综合效益。”五公司总经理刘勃审时度势,对新广州站经理部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五公司网站运用搜索工具,能读到一则来自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的信息:“2007年元月9日,广铁集团组织的质量信誉评价检查工作组一行十余人,来到武广一标新广州站项目五公司经理部范围内的1#搅拌站、钢筋加工车间、配料场和新街河大桥建设工地,特别对新街河40#墩承台进行了反弹测试后,检查组认为,1#搅拌站能满足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需要,钢筋加工规范有序,承台反弹测试完全达到要求。现场施工起点高、各种标识齐全规范、设备保养好,现场文明施工搞的有声色。内业检查制度健全、资料齐备,能严格遵照客专线验收暂行标准进行施工记录,质量受控。但在施工日志、试验混凝土入模温度、施工技术交底等过程记录方面还需要加大监督力度,严格记录程序,不留缺陷。为搞好这次信誉评价工作,按局指挥部“保二争一”整体目标,经理部上下立即行动起来,成立了以经理邱仲平为组长,常务副经理李辉、专职副书记童国顺为副组长,各队经理、书记、总工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工作分成三步走,一是制定勇夺第一的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每个项目队,经理书记就是第一责任人。二是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在上半年信誉评价中的缺项和不足,以及在建的每个项目的进度、安全质量、内业等进行拉网式检查,指定负责人限期整改。三是严格奖罚制度。制定了专项奖罚措施,对在本次信誉评价中成绩突出的将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将给予重罚。” 这次质量信誉评价检查,距离2006年7月3日整整过去158天。“这是我们经理部在‘7.3’事件后,痛定思痛,换回来的成绩。尽管还有太多的不如意,但经理部总算大步迈开了全面安全质量管理的步伐。”在经理部的办公室,李辉客观平静的说。时间已经位移到2007年8月,我第二次来到新广州站建设工地。邱仲平于这年3月调任中铁四局广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李辉接任了五公司新广州站项目经理。 2006年7月3日,对于全力以赴迎接广铁集团“信誉评价”的中铁四局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当日18时10分,经第三次拆除方案评审会确定后更改的广州市花都区郭雅路和京广线DK2242+520处公跨铁大岭立交桥采用地质钻机排钻分离施工停止了作业。6分钟后,一列客车通过大岭立交桥下,施工人员看见了行车线076~078接触网支柱间承力索正上方约1cm处,闪现了两次电弧火花。现场防护人员立即吹哨警示,桥上人员撤离现场,2分钟后,承力索烧断,京广上行线中断行车。既有线施工紧急预案启动,现场两名监理工程师和陆续抵达现场的人们很快找到了“肇事者”——原桥两片梁间的绞缝处未拆除的塞缝木条(长约1m)松动,一端突然垂落,悬于接触网上,造成事故。2个小时后,20点26分,恢复行车。 处于立即停工整顿中的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自然也接到了广铁集团通报:因“7.3事件”,中铁四局新广州站第一次信誉评价被安全一票否决,“零分”。 痛定思痛。事故的影响力覆盖全线。这以后的半年间,正是唯一能打开40%工作面的五公司新广州站一项目队奋力拼抢跨京广线新都大桥等单项工程施工阶段。 安全如出鞘的剑,悬于人心。 一早,李辉就出了项目部办公楼,直奔工地。他被员工亲切的称赞为“释放激励能量的”带头人。 “一个领导班子团结、施工队伍稳定,科技攻关蔚然成风的经理部才能为施工生产创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而和谐的基础在于相互尊重,相互激励,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广大员工,干出好的事业。”李辉深有感慨的说。去年10月,他从蒙古国工程项目撤点回到国内,被立即派往五公司武广新客站经理部,任常务副经理,主抓施工生产。当时,受制于广州地区征地拆迁近于“寸步难行”的捆扰,经理部整体工作氛围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压抑感觉,参战员工士气趋于低迷。李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广州地区征地拆迁难是众所周知的,而武广高速铁路建设的最后“关门”工期也是众所周知的,怎么办?他和到经理部来检查工作的五公司总经理刘勃就项目管理做了一番长谈,一些零星的思路在交谈中得到了提炼与明晰。再到工地去的时候,李辉开始有意识的了解员工们真实的心态。恰在这时候,一场突然降落的暴雨,使他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当时正是夜晚,暴雨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降临,狂风和着豆大的雨点席卷了工地的每个角落。李辉和经理部的同志们十分钟内首先赶到了新都大桥工地,花都区街道内的一处排水管破裂,水倒灌进来,他和现场施工人员一起趟进了洪水中,尽量抢救出淹在水中的机械设备。这一晚,他看到了广大员工们齐心协力的热情和力量。 2007年3月,李辉接任经理职务,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更需要人们拧成一股绳,突破工作“瓶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气可鼓不可泄。重塑积极心态,是项目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在经理部领导班子会上,李辉大胆提出了“见缝插针式”的新工作思路。 人们按照新的思路,进入新一轮的拼搏。 一项目队施工的新都大桥是武广客专线的市政工程,也是花都区政府向花都人民承诺的民心工程,原桥工期历时2年因种种原因没有建成,拆除重建只有短短8个月时间,新的设计图纸迟迟不能到位,又适逢广州地区雨季,怎么办?一项目队领导班子迅速统一了思想,倒排工期,把目标分解落实到月、周、日。特别是跨既有线的新都大桥10#-11#墩钻孔桩,以及架梁施工,被摆上了一项目队工作的重点。 8名防护员24小时在新都大桥跨京广既有线东西两端轮班。7月7日,一项目队防护员发现距既有京广线外侧最近处不足5米的DJGK2236+90--150处地下溶洞发生严重塌陷,且有不断扩展之势,严重威胁既有线的运输安全。一项目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将险情报告了有关单位,积极协助广铁集团广州新客站工程建设指挥部确定的路基加固、塌陷抢险方案实施,历时11天,排除了塌陷区对既有线运输安全隐患,确保了既有线的行车安全。 广铁集团由此发来通报强调:通过此次抢险,充分表明中铁四局五公司广州新客站经理部安全意识强,紧急预警机制健全,应急方案正确,抢险组织措施有力。特在全线通报表扬。 “当时是谁先发现了险情?”我在外协队伍中采访,询问这个问题。 “是王经理,王华经理。”协作队伍员工小马清晰的说。 我的采访本上记录着2006年8月新都大桥建设的情景。时任一项目队经理的王华当天从武汉设计院回到驻地,司机小许看了一眼时间:20点51分。“马上去工地,稍等。”王华上楼只停留了5分钟,就和正等着他的工程部人员上了工地。紧邻既有线的新都大桥11#基坑内8根钻孔桩施工晚间8点半已经正式开始。11#墩跨经25米与既有线正交,桩长平均42.2米,是新都大桥的控制点。根据地质钻探结果显示,桩下溶洞密布,结构多变。钻机施工将会存在钻机倾倒、地面塌陷、钢筋笼侵线,以及损坏地下管线等风险。 当不容乐观的预测成为事实,这是何等的一重痛苦?!一个月后,11#基坑进度仍在原地打转,地下溶洞制扼了施工。客观怠工使得两家协作队伍的人员思绪出现严重波动,嚷嚷着结帐走人。王华在焦虑中做出了一个慎重的决定:辞职。于此,他主动当起了项目队副职,和从公司深圳湾大桥项目调过来的王庆忠搭班子。“更改一下原定施工方案,把11#桥基和桥墩施工排后。我们的目标是绝不拖项目部铁路质量信誉评价后腿。”两个人一个抓全面管理,一个主现场安全质量控制,相互间的真诚令工作默契度飞快上扬。协作队伍人员的叫嚷声悄然褪去,甚而有人对王华辞职表示歉意,王华坦然而笑,说这怎么能怪你们呢?是压力实在太大了,我们都需要能更好掌控生产局面的经理。 10月28日8时18分,距离京广既有线轨道中心仅7.64米的新都大桥11#墩根据新的施工方案,再次开钻。一项目队对既有线轨底沉降、轨距位移、接触网柱位移、地表裂纹及沉降实行了24小时观测、报告。当日晚22点,钻进已达10米,施工正常。现场所有的人员都长长的舒出了一口气。两个月后,12月27日凌晨1点35分,新都大桥10#、11#墩架梁工作正式开始。架梁工作计划将在四天分四次完成,每次必须完成6片梁的吊装任务。每次施工要点90分钟,都在后半夜。四天后,12月31日零点整,新都大桥工地爆竹声声,10#至11#墩最后一片桥梁安全平稳安装到位,至此跨京广线的10#至11#墩间总共24片桥梁全部架设完毕。 “有了这样的干部和员工,我们没有道理让信誉评价再次从我们身边溜走。”2007年7月15日,在李辉办公室,他指着刚刚收到的广州白云区政府关于征地拆迁协调会纪要文件,告诉我:项目部无论是征地拆迁,还是打开施工作业面,大家都主动出击,全力攻坚。截止当日,征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征地拆迁率由原来的40%上升到61%,基本实现了征地拆迁到哪里,单项工程就开工到哪里。“但会议纪要明确表示,要到12月31日才能全部完成征地拆迁。也就是说我们施工管线内仍有近百栋民房、厂房堪待地方政府和民众给予大力支持才能进行让地施工。” 由三项目队承建的流溪河特大桥正遭遇这样的“尴尬”。流溪河特大桥全长13430.87米,共计392跨,其中三项目队管段内有120跨(0~120号墩),含有最大跨径的40+56+40米连续梁。今年2月9日正式开始浇筑,现已完成桩基127个,承台6个。但进入5月以后,特大桥进展迅速回落,牵涉到大桥施工线路走向的民居拆迁成为施工“瓶颈”。 在流溪河特大桥工地,李辉和三项目队经理钟永平等在现场查看“满堂架”静载负荷情况及施工进展。根据业主方进度变更安排,流溪河特大桥将成为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8月首当其冲的架梁通过大桥,工期压力迎面而来。李辉每天坚持到施工现场看看,一方面鼓励大家要扎实做好已开工桥墩身的施工,不能出安全、质量、技术等任何纰漏,一方面和三项目队班子一起分析解决“瓶颈”的方法,和班子成员们一起签定工作推进计划,责任到己,鼓励班子成员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确保架梁通过。 类似于这样“面对面”的激励和现场帮助,是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下属四个项目队班子成员都经历过的事情,大家谈起这一点,都十分真诚的说:李经理为把项目做好,把队伍带好,可没有少费心思。如和协作队伍开展“共建”先锋工程、表彰协作队伍员工中优秀党员、把安全和合同规范与技术规范一起交底到现场、设立优秀工程技术人员革新奖和现场管理节约奖等,充分调动起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经理部至今没有发生一起党员干部违纪违规行为。2007年以来,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捷报频传: 3月8日,跨既有京广铁路的新都公跨铁立交桥顺利贯通,实现了对广州市花都区人们的承诺。 4月12日,由经理部二项目队负责施工的京广改线特大桥按照总工期要求,所有墩台施工全面结束。同日,分别跨既有京广铁路、京广改线上行联络线和花都区雅瑶镇大岭立交桥的新街河特大桥进入全面施工状态,且所有承载试验数据全部合格,一次性通过了业主和监理的联合验收。 5月1日,经理部《武广铁路新广州站技术攻关新工艺汇编》一书编印,汇集10项科研成果。其中《高压射风清孔工艺》QC小组获得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奖。 5月20日,经理部获得广铁集团安全质量大检查第一名。经理部有18人获得了工程总公司的安全监察证。 6月7日,来自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四院和路内的20多位隧道、地质专家,云集经理部广东佛山金沙洲隧道现场,确定了施工与设计方案。 7月6日,广铁集团建管处发文公布了上半年质量信誉评价结果: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以289.7的总分排名第二。至12月29日至30日,在广铁集团组织的2007年下半年质量信誉评价中,通过对内业和外业的检查,由五公司经理部承担的试验段工程以297分的总成绩获六家参建单位之首。 这,为中铁四局赢得了荣誉。 视线开始逐渐平静 ——中铁四局五公司武广高速铁路新广州站工程建设零星记忆(三) 简单地说,施工过程技术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针对某一项具体工程所采取的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利润的技术。在这个施工过程技术管理中,抓好施工方案优化,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扩大项目的盈利空间,尤显重要。孙爱军认为还要努力做好施工过程技术监控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研究,以达到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目的。 2007年7月8日,新疆乌鲁木齐,中国建筑业协会QC成果发布会上,由中国中铁工程集团总公司推荐申报的“中铁四局五公司武广(高速铁路)新广州站经理部高压风辅助清孔QC小组”获得协会颁发的“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现场发表QC成果的中铁四局五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师鲍俊捷迅速把消息传回了五公司总部。 五公司总工程师孙爱军其时正和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总工程师杨铭在新广州站金沙洲隧道杂*丛生的第三次设计变更线路中线上,查看隧道竖井开挖位置。两个人同时收到了手机信息,不由得笑了。 “不容易啊,杨总,你们这个奖项的获得不仅仅是为公司新工艺的开发又增添了一份实力,更重要的是将被铁道部检测中心立为规范参数分析,这意味着高速铁路建设的科技含量中,凝结了你们辛勤的汗水和集体的智慧啊。”孙爱军一边说,一边问杨铭:“眼下,公司主要的技术力量都集中分布在了新广州站、武广二标和福厦铁路三个大项目上了,你能不能就你们在大型项目建设中,如何发挥经理部技术管理的核心作用,做一个专项总结,给予大家借鉴?” 杨铭的目光还停在线路走向的尽端,闻言,回转头,看了孙爱军,说,“等我们把管段内跨京广线的梁全部安全架设过去了,连同‘提高跨京广线桥梁的架设速度’课题成果一并总结吧?再说了,我也得好好理一下思路才是啊,光这眼前的隧道施工方案都跟着设计院的变更变了三次了,我的预感,还得变。” 果然,金沙洲隧道的第四次设计变更通知在半个月后下达到经理部。 “金沙洲隧道全长4354米,北起广里公路附近,南到珠江边,从四季花城旁的小山下一穿而过。专家表示,隧道是目前全国已在建的铁路隧道中唯一满足高速铁路要求的隧道。隧道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条运行时速350公里的“地铁”,比目前最快的城市地铁还要快1倍以上。”——我查找了一下有关金沙洲隧道建设的报道,《信息时报》记者李鸣鹤和萧嘉宁图文并茂式的第一个对外报道金沙洲隧道正式破土动工。时值2006年6月26日。 而后,金沙洲的报道如同它的建设一样,迅速沉于寂静了。五公司新广州站四项目队承担了金沙洲隧道出口1804米的施工任务,穿越广州--佛山西环高速公路。 一年零三个月后的这一天,我来到金沙洲隧道出口段。这里,分为隧道暗挖、明挖和U型槽三个部分,施工工序繁杂。四项目队经理徐杰在竖井开挖点说,隧道竖井二衬施工的一个循环工期已经由原来的14天提前到7天,明挖段维护桩日成桩由2根提高到6根。但实际上,关键部位的施工还没有真正开始。“主要是受设计方案变更频繁和因穿越高速公路而需要与高管局协商的合同条件暂时无法谈妥及地质岩溶发育异常,三个因素的严重制约。” 为此,我走访了中铁四局武广新广州站指挥长薛模美,他说,金沙洲隧道地处广东省广州市和佛山市交界处。是铁道部十大难点工程之一,地质状况异常复杂,既有偏压段施工,又有溶洞发育;隧道走向下穿水塘,片塘底到洞顶距离仅8米,施工难度极大,施工中极有可能遇到涌水等突发地质灾害。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四项目队承建的金沙洲隧道出口段,尤其是U型槽地段,是隧道由地下转入地面的连接工程。该段工程的施工工序十分复杂,先要用旋喷桩进行防水处理,再进行路基抗拔桩施工,随后才能进行开挖放坡。且由于与居民行走要道三乡公路立交桥交叉作业而给施工更增了外部干扰大等困难。现在,仅完成了隧道U型槽和三乡公路立交桥的桩基部分工程,主体施工还在停滞阶段。工期因种种不利因素制约,延后已成定局。2007年6月7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四院和路内的20多位隧道、地质专家,云集于此,探讨金沙洲隧道施工与设计方案。 “这种隐性的效益流失目前全部由我们自己承担起来了。‘开工即决战’的局面也已经在我们的工作计划之中筹划。而为了保证这种局面下不因抢工期而诱发安全隐患等情况,我们在金沙洲隧道斜井、进口段,进行了透水、消防突发事故应急演练。”薛模美说。 竖井口上空搭设的金属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白色的光芒。我和它在这一瞬间目光交错,无语。 见到杨铭,已是夜晚12点,他正在电脑上看三项目队工程部下午上报的流溪河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方案。这是与金沙洲隧道齐名,一同被铁道部列为重点控制的又一工程。全长13.43千米、共计392跨的流溪河特大桥建成后,将因单跨长达152米,成为目前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跨度桥。 五公司新广州站经理部三项目队承建了其中0#-120#的120个墩台施工,2007年2月9日,流溪河特大桥114号首个墩身浇筑正式开始。三项目队经理钟永平且行且走的介绍,“流溪河特大桥连续梁是武广新广州站关键控制工程之一,梁体为32m+48m+32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梁体本身高度为3.25m,长为113.3m,距离地面高度为20米,采用C50混凝土浇注,浇注总方量为1451.8立方米。我们经过反复比选,采用了满堂架施工方案,过程中,下面的车流和人群都只能看到密密匝匝的脚手架,而一旦完成了灌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带有优美弧形的连续梁,拿我们职工的话讲,就是‘大鹏展翅’的模样了。” 我攀沿篱笆登梯,到了分队流溪河特大桥跨江石路48—51号墩连续梁钢筋绑扎墩台上,一个面庞里,黑里透红、个子不高但很精神的小伙子正在向作业人员讲解图纸。 “这是我们队人称‘拼命三郎’的技术主管李兴中。来单位不到三年,工作认真扎实得很。今年还带了两个见习生,成效蛮大呢。”钟永平笑眯眯的和李兴中一边打着招呼,一边赞不绝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