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泡在图纸里的技术员 }n*`D|
W
通讯员高爱梅 安子康 7Y;|eOf1)#
{<Ho7MO
11 月9 日,淄博工务段淄博客专线路车间技术员马志在分析轨检车图纸时, 发现图纸显示胶济客专下行线K260+858处I级振幅,发生振幅的原因是三角坑的问题值为5.61 毫米。在淄博工务段的考核办法中,这个数值在容许偏差范围内,不考核、不扣钱。然而马志认为5.61毫米虽在容许偏差范围内,却是较大值,随着列车运行,数值可能会增长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并影响旅客乘坐列车的舒适度。马志决心解决这一问题,他拿来最近一个月的轨检车图纸进行分析,找出造成5.61毫米偏差的原因,提出维修计划,制定派工单,组织职工进行整治。仅用一个天窗修,他们就将偏差值降低到容许范围的最小值——1毫米。 W n
K\&;1
{D]qG/ LD
作为车间技术员,马志每天用大量的时间分析轨道车图纸,在海量的波形图中寻找设备病害存在的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预警值,掌握设备状态变化规律,之后再通过现场复核与工作量调查,合理安排整修计划,使车间实现精准、精细作业,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线路平顺度,实现设备质量的良性循环。 7g|k+0 \
yR7n'To:d
胶济客专线作为全路第一条既有线改造的有砟客运专线,线路动态变化大与客专线对精度要求高的矛盾突出,夜间天窗作业时间较短,对线路、道岔、长波不平顺等复合性病害的精准作业要求高。为让现场作业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实现最大的价值,马志每天分析图纸的时间比现场作业的时间要多一倍以上。用同事的话说, “他几乎是泡在了轨道车图纸里面。” W0~2M3oE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