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1-01-29

昨天的百官:最辉煌的寺庙 

  古代的寺庙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但“寺”最初并不是佛教中的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我们的先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 oV95wI?G  
  而“庙”最早也是我们的先人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在古代,几乎每个地方都会有一座座寺、庙来供奉本地的神明以作守护神。善男信女们会经常带着食物、香料、珍稀宝物等贡品来到寺庙,当做是对神明的敬意。百官的旌教寺和百官的大舜庙,这一寺一庙在当年是代表了我们百官的最高宗教文化,也是我们百官的寺庙滥觞中独呈异彩的一道风景。 *nr,{h }  
       \r83Bh  
  唐代诗人曾吟赞“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江南重镇浙江除了灵隐寺、国庆寺、大佛寺、普济寺等江南名刹至今还在香火鼎旺外,上虞这个早年称为“江南名寺”的旌教寺不免让人心生落寞了。别家寺院尚有“门前冷落鞍马稀”的萧条情怀,而虞舜故里的旌教寺甚至连回忆也属于非常遥远了。当年的旌教寺一直是百官最响亮的名片,在上堰头沿着寺弄向东走,只要跨过百官有“三顶半洞桥”之称的石桥,再穿过“九间楼”膳堂,绕过一个水池(放生池),那重宇叠殿、飞檐斗角的地方就是旌教寺。 DZ) HLY  
  旌教寺的周边,都是非常清澈的河流、溪涧,老底子的百官号称:“九溪廿三弄。”其中有二条溪是从这里流向百官街河的。旌教寺的寺内古木掩映、檀香阵阵。 @3y"kb;H?  
  旌教寺始建于唐大顺二年(891),距今已有1110多年历史。寺院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气势恢宏,寺内有山门、钟楼、鼓楼、大殿、二殿,大雄宝殿内如来、观音佛像巨大,四大天王、八百罗汉尽塑金身,藏经楼、文僧房、武僧房、库房、斋堂、工房、花房、磨坊等一应俱全,寺前有一口放生池。整个寺院花木扶疏,窗明几净,楹联匾额挂满椽柱。大殿里的四大天王手执蛇、伞、剑、琴,不怒自威。面带笑容的弥勒菩萨,大度胆荡,笑口常开。 ro.xe#>\r  
  大雄宝殿中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和消灾延寿药师佛三佛并坐,慈像如父,殿周围立着十八罗汉以及观音、文殊、普贤“华严三圣”。殿外香炉清烟缥缈,晨钟暮鼓依时作响,声彻云霄。寺门口立有一块直匾,上书“侧岭重峰,旌教讲寺”八字,这在全国所有寺庙观堂的题匾中,是十分罕见的。 o]i]C2xe  
  寺里设法堂(惩戒犯规违法的和尚)、演法堂(高僧讲经)、五百罗汉堂、圆寂堂等,寺内塑有四大金刚、哈弥、韦陀无数菩萨。最辉煌的时候,寺里和尚就有四、五百人,故有“五百罗汉堂”之称,为江南最大寺庙之一。 %ETRlXpx  
  1916年8月23日,孙中山先生携何香凝、李叔同等一道去宁波途经百官,在渡口下船后慕名游览了旌教寺,还给该寺提了“博爱”匾额,还为“演法堂”、“罗汉堂”题了名,当晚留宿旌教寺的演法堂。何香凝、李叔同因二都“法界寺”旧友相邀,同去聚谈。第二天,中山先生在百官站乘火车去宁波。数日后,何香凝女士也托人为旌教寺赠送了连夜在“法界寺”画成的一幅虎画。 !Y/X(?T"  
  今天我们穿过丁界寺铁路桥洞,自铁路左侧到财贸幼儿园尚存五间演法堂旧居,还有三株古樟树参天耸立的一大块地方,这就是旌教寺原址所在。这些古樟“树身数围,荫遮数亩”,历千百年仍叶繁枝茂。寺院后来因年久失修,加之日寇侵华,寺内和尚多有逃散,到解放初期渐渐败落了。它和舜庙的命运如出一辙,最后连找一个旧址都无从找到。 TOIj"%|~pw  
  最近有人发现了旌教寺大悲楼的两块牌匾,一块上书“觉海鳞云”,落款是“嘉庆廿一年岁次雨子桂月吉旦”;一块上书“觉悟群生”,匾上还刻有龙凤图案,可以推想旌教寺早年的辉煌。 -g$++U'K%  
       h8tr<p   
  大舜庙建在上堰头,解放后被改作上街粮站,1981年被彻底拆除。大舜庙,又称舜王庙,自古为越中三舜庙(一在上虞、一在余姚、一在绍兴)之一。舜王庙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据《异述志》记载:会稽有虞舜巡守台,下有望陵祠。从中可推断,早在南朝梁时即有舜祠。后来的大舜庙为清朝咸丰年间重建,同治元年重修,以殿宇宏伟、结构独异、雕刻精湛而闻名。 5\I_1'  
  山门面朝东南,两侧山墙上,嵌有用整石镂刻而成的石雕漏窗。山门外的梁柱上,皆为木刻浮雕,游鱼飞鸟,家禽走兽,大小不过盈寸,然皆神态若生。另有砖雕人物,大不过拳,但眉眼耳鼻嘴清晰异常,几欲说话行走。 &3{yr]:WD  
  进山门,顶头是有名的双檐鸡笼顶戏台,四根台柱挺立四角。上下檐之间不用一根横梁,仅靠斗拱、琵琶顶的顶吊承受上檐的重荷,可谓匠心独运。戏台正面檐角两边各有两个木雕神像,大小仅数寸,人称“和合”二神。大舜庙的戏台叫大成台,台柱的斗拱上,雕有一对“荷叶神仙”,悬空挑出,长发披肩,刘海覆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象开口在笑。旁边还有一个“蜃海观”的看台。 I.FK'?g   
  戏台对面为大殿,高达九米,宽13米,进深23米。大殿前檐,石柱四根,中间两根上雕石龙,须爪凌厉;左右两根上刻凤凰,展翅欲飞。 6`N )\>@;  
  大舜庙进门有许多石碑,刻有各朝各代名人留言。石牌坊上题有“明目达聪”横额。里面有三进三台,第一殿为祀舜帝,第二殿为祀后稷,第三殿为祀四岳。大舜的雕像在第一殿,盘坐在舜井上,雕像旁边有块溜滑莹洁的巨大凉石,也叫重华石,据说人只要坐在上面,汗流浃背者立时会感到清凉爽身。舜王两边立有总管、天医、财神、火神四蹲大菩萨,高大威猛。 ^^we0G  
  第二殿里有潮神菩萨、关帝菩萨等,两个大殿柱上有刻着的一副对联颇耐人寻味:兄玄德弟翼德,得兄得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四岳殿有红、白、黑、蓝脸四个菩萨。门口有一个放生池,池周边是石雕围栏。庙对面是一堵高墙,上书“光天化日”四个大字。据《舜帝庙志》载:始于夏朝,其为浙江两大祀庙(另一为绍兴禹庙)之一。舜庙占地:开间五间约23米,纵深约100米,分三进:一进为圣殿;二进为太祖殿;三进为四岳殿;每一进各有一个戏台,山门内有荷花池和石桥,庙前有舜河、百官桥。庙内有众多楹联诗题。此外《新修上虞县志》也如是记载:舜避丹朱,百官朝会,其地旧尝建县治,有百官街。临江有舜帝庙。庙前有石曰“重华石”,击之有声。东西有井,湮为二墩。吴越武肃王复浚得谶,记宝物甚伙。 &F Hx/K;8  
  舜庙历史悠久、品位极高;舜庙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舜庙设计布局合理、建筑工艺精美;舜庙内有无数文化遗迹。只不过舜桥、舜庙已湮灭在历史的烟云里,不复存焉。今天上虞人重新择地而建大舜庙,也是为了延续对先贤的那份怀念和敬意。 0F@"FA\G D  
  据说从前大舜庙的庙会殊盛,乡人为崇奉岁时,常设坛灯火祭会,其中尤以元宵为最。附近七里八乡都来逛庙会,顺便赶集做买卖。上堰头经常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南宋诗人陆游曾赋诗舜帝庙庙会: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衣扉。山川不为兴与亡,风月应怜感慨非。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赖客添衣。千年回首消磨尽,输与渔舟送落晖。与陆游同时代的诗人林景熙①也曾留诗:老断薰弦万壑幽,三千年事水空流。衮衣剥落星辰古,古庙凄凉鹿豕游。 ~qDVG9<8m4  
  如果说陆游在诗中表达的是对舜帝庙庙会盛况的溢美和对南宋王朝气运衰微的感慨,那么林景熙(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一作德?,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的诗则表达出世事变幻无常态、荣华富贵皆云烟的落寞惆怅之情。果不其然,天天香火鼎盛的舜庙千百年后正如林景熙诗中所言“衮衣剥落”、“古庙凄凉”而至于无踪了。 KG ExcLs/  
       yEz]Pj*(  
  百官的旌教寺和大舜庙在百官的历史上曾经互相辉映,构成了百官古城一轴独特的风景,从而显示虞舜故里浓厚而独特的宗教氛围。如今曾经喧闹的百官这一寺这一庙,早巳不见了香火缭绕、不见了来往僧尼、不见了朝觐的香客。曾经的晨钟暮鼓离我们太久太远了,只留下了一堆废墟、一堆瓦砾。还有三株千年的樟树,在守望着曾经的辉煌。虞山舜水的寺庙,好在并没有被人遗忘。关于旌教寺、关于大舜庙、关于那迷人的传说依然是一一道道难解的谜团。逝者如斯,物是人非,我们似乎已无法追寻那隔世的情怀,但今天的虞山舜水牵引着更多游人的目光、吸引着更多人的脚步。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5720) |  收藏